性别:男
年龄:64 岁
技术职称:
荣誉职称:民间传承人 市级传承人
从艺品类:葫芦雕刻
从艺年限:17年
单位及职务:福禄堂葫芦烙画工作室 (交通银行潍坊分行职工)
所属地区:奎文区
师承:
徒弟:
浏览次数:1784
葛懋新,男,汉族,1957年5月出生,潍城人,交通银行潍坊分行职工。从事葫芦烙画艺术十几年。现为潍坊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、首批潍坊市民间艺术大师、山东省民间艺术大师、山东省民间手工艺制作大师,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、山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、潍坊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、潍坊市奎文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,并荣获“泰山文艺奖”和第三届中国艺人节“最受欢迎的民间艺术家”、山东省齐鲁文化之星等称号。现在齐鲁古玩城设立了“福禄堂葫芦烙画工作室”。
自幼随祖父学习葫芦烙画,凭着他自己扎实的美术、书法功底和多年的烙画实践,独创出了他自己的烙画技法,对葫芦烙画艺术师从古法刻意求新,其作品主题鲜明、刻画细腻、底蕴深厚、生动感人,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烙画艺术风格。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大展并获奖。2007年8月参加中国第十届艺术展,2009年8《闹天宫》、《三月三》分获第二届山东国际大众艺术节齐鲁民间艺术博交会金奖和“泰山文艺奖”,2010年《封侯图》获第三届山东国际大众艺术节首届山东手工艺制作大赛一等奖。随团到过德国、香港多个城市参加文化交流活动,作品曾被德国、加拿大、美国、澳大利亚、日本、韩国等国际友人及国内人士收藏。山东齐鲁电视台、潍坊电视台、齐鲁晚报周刊、齐鲁乡情杂志、潍坊日报、潍坊晚报等新闻媒体作过多次报道。
葛懋新1972年-1980年潍坊市财税局,1981年-1984年中共潍坊市潍城区纪检委,1984年-1989年中共潍坊市潍城区委宣传部,1989年至今交通银行潍坊分行。
2007年10月18日被评为山东省民间手工艺制作大师。
2009年10月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“最爱欢迎的民间艺术家”称号。
2012年3月首批山东省齐鲁文化之星。
2013年1月市委市政府颁发的首届潍坊市民间艺术大师。
2013年4月被山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评为山东省民间手工艺制作大师。
2019年7月潍坊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遗产项目葫芦烙画代表性传承人。
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、山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、潍坊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、潍坊市奎文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。
2007年8月参加中国第十届艺术展。
2007年7月随山东代表团赴德国慕尼黑参加山东文化周活动,并现场进行葫芦烙画艺术表演,得到广泛赞誉。其作品《雄狮图》,由山东省政府领导赠与德国巴伐利亚州州长。并有十余件作品,被德国巴伐利亚州政府收藏。
2007年随山东省政府代表团赴香港参加孔子文化周活动,其作品《锦绣前程》被全国政协常委、工商联副主席、大紫荆勋章获得者,曾宪梓先生收藏。
2008年5月、10月先后赴德国莱比锡、曼海姆、汉堡、杜赛尔多夫等城市参加中国民间艺术节进行烙画表演,其作品深受德国朋友赞赏。
2009年8月葫芦烙图作品《三月三》荣获山东省委省政府颁发的“泰山文艺奖”三等奖。
2009年8月葫芦烙图作品《闹天宫》获第二届山东国际大众艺术节齐鲁民间艺术博交会金奖。
2009年10月和2011年10月先后应邀参加“中国艺术节”并获奖。
2010年 月《封侯图》获第三届山东国际大众艺术节首届山东手工艺制作大赛一等奖。
2012年5月工笔画作品《百福图》入选中国金融美术家协会第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。
作品被加拿大、美国、澳大利亚、日本、韩国等国际友人及省市领导和社会名流收藏。山东齐鲁电视台、潍坊电视台、齐鲁晚报周刊、齐鲁乡情杂志、潍坊日报、潍坊晚报、城市信报等对其葫芦烙画艺术进行多次报道和介绍。
2014.3.4
首届潍坊市工艺美术节2013.4.24
富贵大吉图 葫芦器型硕大饱满,烫画精湛 高40公分 2012.9.2
百子图
嫦娥 富贵兔
关公擒将图 观音
龙1 龙2
弥勒佛 牡丹
虎1 虎2
狗 鸡
鸡与猴 孔子像
牛1 牛2
貔貅 铁拐李
寿星 生肖
山水 微型葫芦
文殊菩萨 西施
羊1 羊2
鱼 钟馗
猪 竹林七贤图
烙花茶罐系列
来源:潍坊日报 2013-03-01 12:14
葛懋新正在创作
葛懋新的作品
儿时玩耍的“蝈蝈葫芦”,曾在葛懋新幼小的心灵深处烙下深深的印记。岁月飞逝,数十年后,心中的葫芦情结终于以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,得以美丽绽放。
1957年出生的潍坊民间艺术大师葛懋新,他的葫芦烙画题材丰富,风格多样,善用纹络的明暗和颜色的深浅,巧妙地展现作品的层次,具有颇高的艺术水平和审美价值。
葫芦情结——深深烙印由来已久
小时候,葛懋新的父辈会做一些“蝈蝈葫芦”,拳头大小,刻上纹络,用来养蟋蟀。葛懋新经常拿在手里把玩,放至耳边听声。
十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,葛懋新看到有户人家院子里的葫芦藤上结满了葫芦,甚是惹人喜爱,他不禁想起了当年的“蝈蝈葫芦”,于是,他开始尝试在葫芦上雕刻。由于葛懋新从小喜欢画画,有着很好的绘画基础,所以在葫芦上“作画”便有了先天优势,刻出来的葫芦有模有样,很受家人喜欢。意犹未尽的他,又去集市买了些葫芦,还在院子里种了几棵,逐渐走上了这条传统艺术之路。
随着葫芦刻画技艺的日臻成熟,葛懋新又开始研究技术要求更高、艺术效果更好的烙画。对于葫芦烙画来说,葫芦好比画纸,是作品好坏的第一要素。聊城是全国三大葫芦产地之一,为了找到更多更好的葫芦,葛懋新每年都会去四五次,亲自到农村挑葫芦。后来,葛懋新烙的葫芦越来越多,就开了一家店,因葫芦谐音“福禄”,故取名“福禄堂”。就这样,无心插柳柳成阴,葛懋新的葫芦烙画渐成气候。
烙画菜鸟——嬗变民间艺术大师
在葫芦上烙画和在纸上绘画有着天壤之别,刚开始,葛懋新掌握不好火候和力度,用电烙铁一烙,葫芦就糊了。直到他学会了用变压器控制烙铁温度,才逐渐摸到了门道。在满屋葫芦的房间里,在一次次的废寝忘食中,葛懋新的技艺突飞猛进。
在葛懋新的作品中,难度最大、最费时的要数“疙瘩葫芦”,也叫“金蟾葫芦”。“疙瘩葫芦”表面长满了杂乱无章的疙瘩,要想将这些疙瘩连贯成一幅完整的艺术作品,绝非易事。葛懋新边构思边创作,有时候,实在找不到灵感,只能先搁下,可是心里始终放不下,一有空还是琢磨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大半年过去了,四十多个古代童子形象终于跃然葫芦之上,每个童子形态各异、生动逼真、惟妙惟肖。
如今,葛懋新的葫芦烙画技艺已经炉火纯青,他的烙画与葫芦自然形状完美融合、浑然天成,让人感觉“葫芦就是为画长的”。“紫气东来”将老子骑牛出关时的神态刻画得活灵活现;“钟馗捉鬼”则采用粗线条和坚实的笔调,描绘出人物粗犷豪迈的外貌性格特点;“侍女图”通过柔和、纤细的笔法,表现了女子的温婉柔情和娇羞之态;“山水景色”大量运用中国古代水墨画的绘画技巧,一幅若隐若现的写意风景,仿佛把人带到了那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年代。中国传统书画的水墨、线描等技法,讲究有明有暗,有深有浅,有粗有细,有重有轻,力求表现悠远清扬的神韵,这些都在他的作品中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精心构思——打造民间艺术经典
从事葫芦烙画十余年,葛懋新一共做了上千个葫芦烙画,并荣获山东省民间手工艺制作大师、潍坊民间艺术大师等称号,多个作品获得省市重要艺术奖项。荣誉再多,褒奖再大,葛懋新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理念,“无论是送,还是卖,我都绝不繁衍了事,一定要尽可能的完美,经得起考验。”
也许是对艺术的要求过于严苛,葛懋新到现在还没找到合适的传承人。“学习烙画不容易,既要有绘画基础和书法功底,又要有理解能力,有思想,有毅力。不过,我相信早晚能找到有缘人,将潍坊的葫芦烙画艺术传承下去。”
现在,葛懋新又有了一个新的计划,他打算将风筝、剪纸、核雕、泥老虎等潍坊传统民间艺术都烙在葫芦上,做成一个系列。在他的脑海中,一个个精美绝伦的烙画葫芦已经清晰可见:葫芦下边的肚子,用写实的笔法,真实再现民间艺人用传统方法制作工艺品的场景;上面的肚子,用艳丽的色彩,充分展现潍坊民间艺术作品的独特风采。整个系列作品摆在一起,俨然成了潍坊民间艺术的大荟萃。
以烙铁为“笔”创作葫芦“玉兔迎春”
来源:西安晚报
以烙铁为“笔”创作葫芦“玉兔迎春”2011.1.24
今年正值农历兔年,山东省潍坊市民间艺人葛懋新以烙铁为“笔”,在大小不一的葫芦上创作了一组形态各异、惟妙惟肖的迎春“玉兔”图,庆祝新春。
葛懋